今年全國兩會,汽車界代表委員提了很多建議。其中,全國人大代表,長安汽車黨委書記、董事長朱華榮關于我國主流燃油車消費稅改革的建議,經媒體報道后引起關注。
朱華榮代表提出,將2.0L及以下排量的汽車消費稅稅率減半;將車輛購置稅、汽車消費稅合并,保留一個稅種,并增加地方財政留成比例。在國內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,需求收縮、供給沖擊、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的背景下,通過改革消費稅和購置稅,降低消費者購車負擔,不僅有利于擴大汽車消費,而且有利于推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和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。
汽車是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,產業鏈長、涉及面廣、吸納就業能力強。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,2022年我國汽車制造業實現營業收入9.29萬億元,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.68%;汽車類零售額達到4.58萬億元,占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0.4%。如果考慮到汽車上下游及橫向行業的產值,包括能源、材料、機械、電子、金融和服務業等,拉動效應更為明顯。
更重要的是,汽車是兼具現實重要性和長遠戰略性的行業。在以往歷次工業革命中,汽車都是技術進步的重要應用載體,已成為當前推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力量。擴大汽車消費,不僅有利于穩定宏觀經濟大盤,而且對筑牢制造業根基,推動國家技術創新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。
在疫情沖擊、芯片短缺和原材料漲價的背景下,2022年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02.1萬輛和2686.4萬輛,同比分別增長3.4%和2.1%,實現難得的正增長?梢哉f,減征部分乘用車車輛購置稅政策功不可沒。今年以來,汽車消費遇冷,這也使得業內關于減征燃油車購置稅、加快推動汽車稅費改革呼聲再起。
汽車產業是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之一?v觀我國汽車產業稅收體系,除了消費稅,汽車在生產、購買、使用、保有、進出口等環節都涉及稅費。不可否認,這些稅費對汽車產業的發展曾經起到一定的引導、鼓勵和調整作用。然而,就當前實施情況來說,我國汽車產業的確存在稅種過多、稅費結構不盡合理、征收略顯粗放等問題,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汽車消費。
事實上,現行的“車輛購置稅”源于“車輛購置附加費”,是由上世紀80年代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提出的,其目的是為了加快公路建設。應該說,在我國道路交通發展的早期,車輛購置稅對于改善我國公路落后狀況、實現交通運輸現代化起到了積極作用。問題在于,現在我國已建成世界領先的公路體系,車輛購置稅的使命早已完成,有足夠理由和條件將其取消或與其他稅種合并。
汽車消費稅則是在對汽車征收增值稅的基礎上再征收的一道稅。一般體現在生產端,目的在于調節產品結構,引導合理消費。必須指出的是,隨著汽車已從早些年人們眼中的奢侈品向大眾消費品轉變,汽車消費稅的弊端也日益凸顯。要看到,目前我國2.0L及以下排量主流燃油車消費稅政策仍沿用2008年出臺的暫行條例,這與消費稅“調節小眾奢侈品消費”的初衷存在偏差。同時,汽車消費稅與售出后的車購稅都屬于中央稅,導致地方政府重汽車產值,輕汽車銷量,于是出現了“一面招商,一面限購”的尷尬現象。
稅收是重大、復雜問題,也是市場經濟中靈敏的調節杠桿,涉及產業發展和社會相關方面的利益分配。要看到,我國的汽車稅收體系基本上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確立的,近年來雖然進行了幾次調整,但都基于汽車是奢侈品,具有相當程度抑制消費的性質。在新的形勢下,如何通過產業稅收政策體系改革擴大內需,促進汽車消費,更好地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、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,值得好好研究了。 (楊忠陽 來源:經濟日報)
(責任編輯:符仲明)